孔子雕塑廠家談論孔子為什么成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之一?
孔子雕塑廠家談論,論孔子一生的文化成就,可能還比不上老子,從政方面,比不上同時代的晏子,更比不上前輩管仲。孔子晚年周游列國,屢遭冷遇,學說沒有被任何一個諸侯國采納。孔子臨終前也并不認為自己的一生很成功。但是,此后兩千多年,孔子的歷史地位一直在上升,最終成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之一。這到底是為什么呢?
孔子在文化推廣方面順應了時代潮流。從西周到春秋末期,是中國歷史上經濟、政治、文化發展最快的時期。“禮崩樂壞”只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而已。經濟發展必然推動文化發展。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辦私立學校的人,有教無類,廣收弟子。孔子由士族壟斷的教育普及到底層人士,讓更多人能夠接受教育。孔子的門徒們在各諸侯國做官和辦學,推動了各諸侯國文化的發展。
孔子的門徒太多了。弟子三千,賢者七十二。這些有文化的人放在現代社會,肯定不算多。但春秋時期的知識普及率很低的,平民沒機會上學識字,很多士族人士也不一定能識字。這么多有文化的人已經很多了。更重要是,孔子的弟子們又教育出很多弟子。在漢武帝“獨尊儒術”之前,儒生的數量已經非常多,影響很大。秦始皇“焚書抗儒”從一個側面反映出,儒生的規模影響已經不容小視。儒生群體類似于一個宗教。他們終于在漢武帝時期得到了朝廷的接納。
儒家學說和“六經”影響深遠。孔子生前事跡雖然不算轟轟烈烈,但影響深遠。孔子辦學收徒,弟子眾多,最后中國的讀書人都成了孔門弟子。孔子整理文獻,即儒家的“六經”,對保存文化和史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司馬遷寫《史記》就是在學習和模仿孔子整理《春秋》。
“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”,儒家經典成為歷朝歷代的官方學說。從漢武帝時期到清朝滅亡,孔子的儒家學說一直被歷朝歷代統治者大力推廣,每位讀書人都要學習,并且應用到科舉考試和選官之中。